山丹县委编办严把“三关”规范机构编制事项管理
为更好发挥机构编制部门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的职能作用,解决严控总量与满足发展之间的供需矛盾,山丹县委编办坚持“瘦身”“健身”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打造机构编制“事前严格审查、事中科学论证、事后扎实问效”的全周期管理模式,助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严把“事前审查关”。一是规范事项调整。在市委编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县区机构编制事项请示上报工作通知》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事项请示上报的通知》,对各乡镇、县直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请示上报工作程序提出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以及请示报告、审批管理等制度规定,严把机构设置关、职责界定关、人员编制关、合法审查关、文字表述关“五个关口”,切实维护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严防以资金分配、考核评比、达标验收等层层干预,守住机构编制底线红线。二是规范请示报送。在对事项内容进行论证的同时,注重部门呈请事项的形式规范,认真执行机构编制请示制度,规范请示文件格式要求,对机构编制事项实行“一事一议”,请示文件须以党委(党组)红头文件形式上报县委编委。对不符合要求的请示公文按规定退回,规范后重新报批;对于请示报告主体不适当、内容不准确、程序不规范的,督促部门立行立改,切实提高机构编制事项请示报送的规范性、合规性。
严把“事中论证关”。一是开展机构编制大调研。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变“坐等单位上门”为“向前一步”主动作为,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主动为各乡镇、县直部门、事业单位办实事、解难题,研究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机构编制政策意见和具体措施,为县委、县委编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调查论证。坚决打破“闭门造车”的工作方式,精心准备调研,查阅政策法规依据;围绕动议事项涉及的机构编制沿革、机构运行现状、履职情况、人员编制、动议调整依据等方面,采取集中座谈与个别交流、听取汇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调研论证。2023年上半年对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审计局、县卫健局等部门提出机构编制事宜,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形成机构编制情况、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单位诉求等方面的专项调研报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有关机构编制事宜的具体意见,提请相关会议研究。
严把“事后问效关”。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评估。按照《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办法(试行)》要求,在部门单位“三定”规定、相关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印发后,及时对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情况进行评估。对于部门单位职能减少或者临时性、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导致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较低的,应当及时核减或者调整相应机构编制。二是落实报告制度。严格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强化党委(党组)机构编制报告主体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按时按要求报告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和重要事项,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日益凸显。(山丹县委编办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