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三化协同”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近年来,张掖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务实创新、积极作为,从创新方式、提升效能、健全机制上综合施策,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改进服务方式,实现登记办理标准化。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改进告知方式,采取文件安排、钉钉群和电话告知等方式,变以往依照单位申请被动登记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转变审核方式,区分事业单位性质,除涉密单位外,登记事项和年度报告事项全面实行线上预审,做到发现的错误问题和遗漏事项第一时间告知部门单位,“线上”指导修改完善;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对“三定”规定、机构编制相关证明文件和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等资料提供不全的,变要求单位补报为主动衔接编办相关科室为其查找提供资料,对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内容欠缺但不影响后续审查和判断的,实行“容缺办理”,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数据跑代替部门单位跑。
实行清单管理,推动审批服务规范化。对事业单位设立、撤销、职能职责调整等情况进行清理摸底,建立基础台账清单,定期对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免、干部调动、财务运行和主要负责人失信被执行等情况进行“一揽子”核查清理,及时做实登记管理基础工作;按照审批程序和标准要求,分类整理办理要件资料清单,并将操作流程、照片压缩软件等资料“打包”上传至工作群,让资料“上门”服务;明确举办单位和事业单位在登记管理、年度报告公示和公示信息抽查中的工作责任和追责情形,建立工作责任清单,积极发挥“编办+举办单位”双重监管合力,推动事业单位严格依法规范履职。
完善常态措施,保障管理服务经常化。定期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进行核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对发生变化的事项进行变更登记和修改纠错,确保登记管理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整合登记管理和年度报告公示业务,在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时,提前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刊载事项进行清理核查,对登记事项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变更登记的,引导部门单位与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两项工作协同推进、相关咨询指导一次进行;严格开展“双随机”抽查,及时向甘肃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报送相关信息,积极推进法人登记信息共享,接受社会监督。(杜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