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实践与启示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9-08 】 【选择字号: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创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方式,着眼于机构编制管理效能提升,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进行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责任审计工作,有效地强化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提升了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机构编制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现实意义

所谓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是指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对地方、部门单位党政负责人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情况进行审计和审核的一项督查活动。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对于增强机构编制意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是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的必然举措。意识决定行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机构编制意识决定机构编制管理是否有效。近年来,一些部门单位“一把手”对机构编制管理认识不深、研究不够,在政策把握和操作程序上责任意识不强,影响了管理水平和质量。因此,通过责任审计,促使领导干部从思想方面重视机构编制工作,让机构编制由“要我管”变成“我要管”。

其次,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是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没有工作的动力。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决策、执行、反馈评估、再决策、再执行的循环过程。没有监督检查,机构编制管理会偏离正常的轨道。责任审计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遏制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提高机构设置、编制使用和领导职数配备的科学性,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第三,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是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的客观需要。近年来,中央和省上相继出台了《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甘肃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对机构编制纪律做了明确规定,要求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通过责任审计,加强领导干部对机构设置、用人用编等重要用权行为的制约和监督,严肃了机构编制纪律,极大地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2010年以来,张掖市编办通过不断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着力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审计纪律,扎实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工作。

1、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制度。与纪委、组织、审计、监察部门联合下发了 《关于将机构编制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通知》,明确了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重点对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内容涉及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执行“三定” 规定,各类编制的核定使用和领导职数配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等八个方面,由机构编制部门和审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工作。

2、规范审计程序,明确方法步骤。把规范工作程序作为机构编制工作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下发《关于明确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工作程序的通知》,要求审计部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前,机构编制部门将被审计部门(单位)的“三定”规定、人员编制等相关资料提供给审计部门。采取接到审计项目通知→提供机构编制相关资料→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形成责任审计报告→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五步工作法”,积极配合组织、审计等相关部门做好审计工作。

3、加强协调配合,扎实开展审计。加强与组织、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衔接沟通,严把“三关”促机构编制责任审计任务落实。即严把政策关,看是否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严把机构关,看是否擅自增设机构、乱挂牌子,认真落实“三定”规定;严把编制关,看单位进人是否按制度履行编制使用核准程序。三年来,市县两级编办会同审计部门对全市178个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152个单位形成了审计结果报告。

4、注重结果运用,提高纪律意识。审计结束后,集体研究提出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初步意见,并形成结论纳入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归入个人档案,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结果反馈被审计单位,对发现的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问题,责成审计对象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措施。问题突出的,下发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整改,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增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

通过探索实践,我市开展的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机构编制管理监督难题,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一是机构编制纪律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基础地位意识、责任主体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明显增强,“一把手”抓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在涉及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人员配备等工作中承担起主体管理责任,“编制就是法律”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二是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通过对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制度。特别是针对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出台了《张掖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办法(试行)》,事业单位录(聘)用和调整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结构比例在空编内有计划补充。目前,市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63.4%,比往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三是编制和职数管理得到规范。在审计整改中,会同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制定完善了“一表一单一卡”(科级干部职数使用审核表、编制使用单、新增人员入编及工资经费供给卡),以表单的形式对编制和职数管理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大力压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控制财政供养系数,提高编制使用效率。

三、几点启示

1、协调配合是基础。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涉及纪监、组织、机构编制、审计部门,直接目的是鉴定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反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行为,为监督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只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工作程序,各司其职,才能保证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2、审计质量是生命。机构编制责任审计不仅要摸清家底,还要查出被审计对象存在的违反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问题,问题的定性还要准确无误。只有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提交出高质量的结果报告,提升监督效益,才能树立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威信。

3、工作作风是保证。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参审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而且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又要有敢于动真碰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只有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处事公道,才能确保高标准地完成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工作任务。

4、结果运用是根本。搞好审计结果运用,是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也是责任审计工作效果的最终体现。要使领导干部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处理和运用,使之真正成为考察选拔干部和评价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依据。(作者:蔺学锋  张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郇庚年  张掖市编办副主任,陈建宏  张掖市编办督查科副科长    编辑:张海龙)